“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发布

新闻焦点 2025-09-15 07:16:11 9485
X

“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发布

为高质量国土绿化和森林固碳增汇提供技术支撑

  光明日报北京7月22日电(记者张胜 通讯员张美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气候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智慧造林为我国新一轮国土绿化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科学支撑和空间布局依据。型适新范连绵不断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应性

  当前,气候我国造林事业正加快从“能种、智慧造林快种”向“种得准、型适新范种得稳”转型。应性面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气候树种—气候适宜性变化不确定性,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智慧造林研究团队综合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型适新范遥感观测与多情景气候模拟,应性系统评估了主要造林树种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气候连绵不断网适生区域动态变化,提出“优选树种—优选地块—优化轮伐期”的智慧造林空间配置策略,助力提升造林质量与生态系统碳汇韧性。型适新范

  研究预测,到2060年,部分主要造林树种的适生区域将因气候变化缩减12.1%至42.9%。若缺乏因地制宜的树种配置策略,可能导致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甚至引发生态系统退化风险。为此,团队识别出气候变化背景下全国4320万公顷优先造林的适宜区域,提出多树种科学配置的优化方案,并提出可合理布局约460亿株适应性强的优势树种,预计可新增38.2亿吨碳储量。

  团队还利用全国40余万个森林样地数据,结合生态系统过程模拟开展预测,揭示2020年至2100年间我国森林将新增136亿±15亿吨碳储量。而通过优化森林经营方式,有望进一步提升23亿吨碳储量,并可以在木材产品中稳定储存约19亿吨碳。

  气候变化正在深刻改变人们对森林建设的基本认知。“我们不仅要关注种多少树,更要关注树木种得对、长得好、固得久。要构建结构稳定、功能多元、气候适应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刘世荣说。

  业界专家认为,本次提出的新范式,通过系统整合“保碳、增碳、扩碳、延碳”四类协同增汇路径,强化了气候适应性与时空结构优化的联动策略,将为我国建设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日报》(2025年07月23日 07版)

[ 责编:邢彬 ]
本文地址:http://hezhou.mk588.com/news/765f74198493.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各地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激活消费新动能

新华社快讯: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说泰国和柬埔寨同意停火

工信部:巩固新能源汽车“内卷式”竞争整治成效

施压升级?特朗普将亲访美联储

光明观察③|连接历史未来,数字化让文化遗产绽放新生

友情链接